开普勒定律是由德国天文学家、数学家约翰尼斯·开普勒所发现的关于行星运动的定律. 开普勒于1609年在他出版的《新天文学》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, 又于1618年, 发现了第三条定律.
在天文学与物理学上、开普勒的定律给予亚里士多德派与托勒密派极大的挑战. 他主张地球是不断地移动的;行星轨道不是圆形的, 而是椭圆形的;行星公转的速度不等恒. 这些论点, 极大地动摇了当时的天文学与物理学.
经过几乎一个世纪的研究, 物理学家终于能够运用物理理论解释原理. 牛顿应用他的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, 在数学上严格地证明了开普勒定律, 也让人了解了其中的物理意义.
开普勒第二定律, 也称为等面积定律:在相等时间内, 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. 即